聊到“葛优躺”,估计没人不知道吧?就那张他整个人陷在沙发里、一脸“我啥也不想干”的表情包,简直像极了每天下班后的我们。可有意思的是金御网,这张被大家拿来调侃自己、传递情绪的图,居然悄悄掀起了一场持续好几年的法律风波——不少商家看中它的流量,直接拿去打广告,结果葛优这边一反手,告了一大批,还几乎每告必赢。
你猜怎么着?到去年三月,这类官司打了五百多起,他胜诉率接近百分之百,赔偿金额累计到了七百多万。是不是听着就有点“躺赢”内味儿?但说实话,这点钱对葛优来说,可能真不算什么大数目。人家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几十年,早就是实力派中的实力派了。
说到他的演技,就不得不提九十年代那几部经典。像是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里那个嘴贫心善的李冬宝,一下子就让全国观众记住了他。不过真正让行内行外都服气的,是1994年他在《活着》里演的角色福贵。这个人物跨度极大,从年轻荒唐到老来沧桑,葛优全都把握得恰到好处。甚至很多人说,自从他演过之后,“福贵就像长了张葛优的脸”。这片子不但口碑爆棚,还让他拿到了戛纳影帝——那可是首位华人获得这个奖。
展开剩余74%其实说到演技派常青树,不少人会想到周润发。发哥也是早年凭借许文强、小马哥等角色红遍亚洲,后来在《卧虎藏龙》《无双》里持续贡献神级表演。不过他俩路线不太一样,发哥更偏英雄气和江湖味,葛优则擅长把市井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演到骨子里。没有谁更好,只是不同风格都能走到顶尖,说明观众始终认可真正会演戏的人。
但你可能想不到,葛优最开始压根和“明星相”不沾边。他小时候特别内向,上台表演都紧张。早年还被安排去养猪,实实在在地干了两年半,搅猪食、打针、接生……全都经历过。后来想考艺术学院,还因为长相普通被多次拒绝。最后能走上表演这条路,居然是因为演了一段《喂猪》的小品——你看,生活给你的经历,真的没有白费的。
这种从底层沉淀下来的踏实劲,也贯穿了他整个演艺生涯。不少合作过的后辈,比如黄渤,都说葛优工作时特别认真、待人谦虚,完全没有“影帝架子”。而且他挑戏的眼光一直很稳,从早期的《甲方乙方》《不见不散》金御网,到后来的《让子弹飞》,几乎每部作品都有记忆点。你说光是运气好?那可不至于。没有实力做底子,很难走这么远。
除了事业,他的私人生活也经常被人讨论。最著名的就是他和妻子贺聪坚持丁克的选择。两人从1985年结婚至今,始终过着二人世界。期间不是没有过风波,比如葛优走红后,贺聪也曾因为剧组亲密戏而缺乏安全感。但葛优的处理方式很干脆——尽量减少拍亲密戏、让妻子担任自己的助理、常年带她在身边。用行动去给对方安心,比什么承诺都实在。
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,但葛优对晚辈的照顾却很周到。好友傅彪去世后,他就把傅彪的儿子认作干儿子,从小照顾到大。不仅供他读书,还帮他分析前途、建议转向导演领域。如今傅子恩也确实成为了一名导演,算是延续了父亲那辈的电影缘分。
回过头看,葛优的人生好像真的没什么“拼命赶路”的焦虑感。该努力时认真努力,该放松时彻底放松。就连被问到“年轻人只认得你的表情包,却不认识你的作品”时,他也笑呵呵地说:“我从演配角出来,现在回到配角的位置,挺好。”
所以你说什么叫人生赢家?未必是名利双收、家庭圆满全都占尽。更像是一种自己觉得舒服、别人也羡慕不来的状态。有事业可守、有爱人相伴、有所选择、有所放弃。到了某个年纪就会明白: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日子,才是真的难得。
你看,像葛优这样,把演戏当职业但也保持距离,不把孩子当必然却对后辈尽力提携,不执着于曝光却依然被观众记住——这种活法,清醒又自在。说到底,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标准答案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,比什么都重要。
发布于:河南省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